《歌手2025》第九期,看似最强阵容,却是让我最出乎意料的一期。
随着“美国好声音”歌手乔丹·史密斯的袭榜,中国歌手陈楚生和马来西亚歌手李佳薇纷纷落败,打开了《歌手2025》开播以来的最惨袭榜赛。
首先是李佳薇的《诀爱》,没有唱出诀爱的深情款款、离情别恨,也没有展现出应该有的强大唱功。我想像中层次迭起的声音掌控力,以及高音处石破天惊的爆发力,唱到最后都没有出现。
然后是陈楚生的《小情歌》,没有唱出“小情歌”所要表达的“曲折”“温暖”,反而是以“青春热血”的程式化改编,消解了情感的流动。
于是,让乔丹·史密斯轻轻松松袭榜成功。
他第一首的《Chandelier》甚至有点油腻的轻松,没有展现其在《美国之声》时的激情。第二首的《Bohemian Rhapsody》虽然展示了他多方面的唱功,但也没有表达出原曲所要表达的挣扎和忏悔。
那么袭榜歌手乔丹·史密斯表现平平的情况下,都能袭榜成功,他的魅力是出自哪里?
今天尝试分析一下《Bohemian Rhapsody》,这首皇后乐队的神作,乔丹·史密斯的改编虽然并不算成功,但让这首经典神作再次拨光见日,不啻一件好事。
一个人的存在,只是因为现实吗?当他的作品仍在绕梁三日,他的艺术影响力,仍留存在人们内心,这才是“存在”本身吧。
一、
《波西米亚狂想曲》,一首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,被誉为摇滚史上的“歌剧”,长达6分钟。
它的伟大在于,用6分钟构建了一座声音的巴别塔,混乱中秩序井然,癫狂里暗藏神性。
皇后乐队用一场癫狂的创作,重新定义了摇滚乐。
这首世界闻名的曲目,讲述的是一个穷小子的忏悔、审判、挣扎、救赎等,以缤纷的音乐形式,表达了一个极具哲性意味的精神内核。
这个大胆的创作,是先锋的、颠覆性的,多风格的拼接融合,如果结构与内容上不契合,转承转合上不适切,就会让观众感觉混乱,莫名其妙。
令人惊喜的是,这部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,达到了惊人的完美统一,成就一首可传世的经典之作。
空灵的纯人声清唱合声,意在赎罪与忏悔,如身在神圣的教堂;
民谣段对母亲的告别,对生的渴望,让他的情感真挚催人泪下;
歌剧式的咏叹调,充满诙谐与讽刺,这是一场没有同情的批判与审视;
转为了流行摇滚的风格,尽情发泄内心的激愤,充满绝望。
如泣如诉的倾诉,男孩感到绝望并且认命,宿命论的轮回。
一首歌曲,五个段落,没有重复的内容,如投身一场诗与幻想的波西米亚狂想,这样一首融合多音乐艺术形式的杰作,成为皇后乐队集大成者。
二、
乔丹·史密斯面对这样一首史诗般的作品,他知道他不能还原皇后乐队主唱Freddie Mercury的激情燃烧,于是,采用了一个聪明的做法,那就是突出了作品的戏剧部分。
在这版《波西米亚狂想曲》中,最突出的便是歌剧版的部分,多声部和声以人声模拟管弦乐层次,营造“沉浸式摇滚歌剧”效果,让我看到主人公内心希望与绝望的反复拉扯。
乔丹·史密斯以她明亮的高音,唱出了作品所要表达的狂想。
当然,编曲上的各音乐风格的变化并不是特别明显,也让这部作品的融合度变得比原曲更强烈了些,与此同时也失去了原曲内心情绪的割裂感。
通过这首作品,我也感受到了乔丹·史密斯那金属质感的高音,穿透力强且轻松自然不费力,让我想到意大利歌剧演员。
而且他从低吟到爆发再复归平静,整场下来毫无厌倦感,情绪起伏到位,深度契合了“狂想曲”的自由特质,这是一场极富“格莱美”气质的表演。
只是在这场演出中,多了些四平八稳,少了些小男孩于生死困镜中的真心忏悔、渴望救赎、亲情牵挂、痛苦挣扎,自我认同,以及明知覆水难收的巨大情绪起伏。
超然于物外的艺术特质,才是“狂想曲”的表达核心吧。
三、
乔丹·史密斯尽管唱《波西米亚狂想曲》没有达到原唱的高标,但这版作品也让我们重温了皇后乐队的辉煌。
他发挥出高难度声乐切换技术,从歌剧咏叹到摇滚,零失误、完整地讲述了一个男孩忏悔、荒诞、悲壮的复杂叙事。
《波西米亚狂想曲》作为摇滚史诗,技术门槛极高。乔丹·史密斯的诠释不仅展示出了超高的硬实力,更唤起观众对经典的敬畏,形成了“技术碾压”的印象。
最重要的是,他的这场演出,忠于了原曲精神,更以声乐技术强化了史诗感,从而得到了现场观众的认可,击败人气颇高的陈楚生,袭榜成功。
对经典歌曲的改编,应该“万变不离其宗”。
乔丹·史密斯以一场不完美、有缺憾的改编,告诉我们,经典重构“精准”的重要性,从而完成和满足观众对“神级现场”的期待。
而陈楚生的《小情歌》一度夺得收视冠军,但偏离原曲意旨的“风格实验”,最终在饱受争议中输掉了比赛。
期待我印象中那个“陈楚生”的回归。
证券配资门户,配资资金杠杆,10倍杠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