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刘昌艺,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,儿科主任医师,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,从医近20年,系“京城儿科王”刘弼臣之子。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、报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,并曾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交流。
擅长治疗:儿科各种疑难杂症,如抽动、秽语综合症、哮喘、肾炎、心肌炎、重症肌无力、小儿脑积水等。
出诊时间:每周三、六、日上午出诊。
湿疹一犯,又痒又红还脱皮,抓也不是、忍也难受,不少人会想到试试中药。其实中药治湿疹不搞“一刀切”,核心是“看情况调方”,咱们用大白话讲讲怎么回事。
首先得明白,中药眼里的湿疹,不是“一种病”,而是“几种不同问题”。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:
一种是“湿太重”,比如湿疹总流水、摸起来黏糊糊的,痒得晚上睡不着,舌头伸出来白白厚厚的。这种情况,中药常常用“清热利湿”的思路,比如用茯苓、薏苡仁这些能帮身体排湿气的药材,就像给皮肤“疏排水道”,把多余的湿去掉,湿疹就不容易烂、不容易痒了。
另一种是“血太干”,比如湿疹不怎么流水,但皮肤干得像树皮,一抓就掉屑,痒起来钻心,尤其秋冬更严重。这时候中药会用“养血润燥”的法子,比如加当归、白芍这些能补气血、润皮肤的药材,就像给干燥的皮肤“浇浇水、补补营养”,让皮肤慢慢恢复弹性,痒自然会减轻。
不过要注意,中药治湿疹有两个关键:一是“得对症”,不是别人用着有效的方子,你用就管用,得让专业中医师看你的舌苔、摸你的脉象,判断你是“湿重”还是“干重”,再开专属的方子;二是“得坚持”,中药不是涂了、喝了马上就好,通常要调一两周甚至更久,慢慢帮身体调整状态,同时还要注意避开湿疹的“诱因”,比如别用太烫的水洗澡、别穿化纤的衣服、少吃辣的和海鲜,这样才能让湿疹好得更稳,不容易反复。
简单说,中药治湿疹就像“量体裁衣”,找对路子、耐心调理,再配合日常护养,难缠的湿疹也能慢慢好转。责任编辑:王怡萱(EN097)
证券配资门户,配资资金杠杆,10倍杠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